羞愧和怪罪别人 ⎯ 罪的第一个果子

受害者心态 ⎯ 一个恶性循环


导言

亚当和夏娃吃禁果之前 ⎯ 当时夫妻二人(亚当和他妻子),赤身露体,并不羞耻。

⎯ 创世纪二章25节

接着,夏娃把果子拿给亚当,亚当也吃了。他们立刻察觉到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感到羞耻。可怕的事发生了。事情起了变化...亚当和夏娃试着要躲避上帝,并用树叶来遮蔽身体以除却羞愧。但这是徒劳的,因为他们的问题不在于外表,乃在于内心。羞耻是罪的后果,而罪就像毒药一样,在他们心中发动。

⎯《盼望》影片,第三章

之后 ⎯ 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天起了凉风,耶和华 神在园中行走。那人和他妻子听见 神的声音,就藏在园里的树木中,躲避耶和华 神的面。耶和华 神呼唤那人,对他说:“你在哪里?” 他说:“我在园中听见你的声音,我就害怕,因为我赤身露体,我便藏了。” 耶和华说:“谁告诉你赤身露体呢?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么?” 那人说:“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他把那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 耶和华 神对女人说:“你作的是甚么事呢?” 女人说:“那蛇引诱我,我就吃了。”

⎯ 创世记三章7-13节

观察与思考

亚当和夏娃在吃被神禁止的果子之前,圣经没任何地方显示,他们晓得有羞愧这种事1(创世记二章25节)。 当他们违背神之后,就看到自己是赤身露体,第一次觉得没东西遮盖身体而且很脆弱。因此试着遮盖自己,而且还试图躲避神。为什么?因为他们害怕,也许害怕神会有什么反应。其实他们正在躲避惟一能真正帮助他们的神,也是他们最需要的神。

有意思的是,神居然会问亚当:“你在哪里?” 神是无所不知的,他清楚晓得亚当和夏娃躲在哪里。他的问话不只是反问句,也要亚当和夏娃面对他们犯罪的后果。如果把“你在哪里?” 这问题不只应用在他们身体所在的地方,它就会有更重大的意义。他们处在一个非常窘困的处境,而神的问话好像举起一面镜子,他们需认清自己的处境到底有多严重。

当他们“被神找出”后,请注意发生了何事。亚当怪夏娃,夏娃又怪撒旦。羞愧是罪的第一个果子之一,而怪罪别人则是一个直接的后果。

问题与反思

一如亚当和夏娃,羞愧会使我们无法坦诚处理一个问题,也无法得到能解决那问题所需的帮助。羞愧会让人退缩或甚至躲起来,但这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接着常会去怪罪别人:“都是他的错才让我陷在这处境里。” 这是众所周知的受害者心态,这想法的危险之处,就是它是个藉口,使人逃避让自己陷入那状况,或能逃脱那状况,的个人责任,“受害者”常相信那状况无法改变。

未被遏止的羞愧和怪罪别人,可以演变成恶性循环,这循环可以被家中或办公室小小的事端引发,也可被生活中重大的事情引爆。比如:一种上瘾或破裂的关系。无论怎么引发的,这恶性循环通常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某人或某事带领我们对实际状况做个核查,让我们面对 “你在哪里?”这问题,才能停止。我们会觉悟到如果我们一直停留在那状况,并不是因为我们是受害者,而是因为我们选择那么做。

或许你该拨出一些时间,问你自己下列的问题。或更好的是,让神问你在这些问题中,“你在哪里?”

  • 我觉得羞愧吗?原因是什么?(即使很轻微,大部分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都经历过羞愧。如果羞愧感继续存在,就表示潜在的原因并没解决。像未兑现的承诺或小白谎,这类小事都会产生羞愧感。)
  • 我是否因为羞愧而不愿见到或躲避什么事或什么人呢?
  • 在生活中当我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时,却去怪罪别人或别的事吗?有时候人居然会为困境而去责怪神(比如:“这就是我的命。”),其实神正要带领他去到更好的地方。

决心与行动

今天所谈的题目也许很棘手,可是请理解,若不是本研读指南的作者们坚信神对这问题有完全,绝对的解决办法,是不会去碰羞愧这主题的。事实上,对亚当和夏娃是真的问题,对我们也同样是真的。惟有神才能解决羞愧的问题,如果你已看过本指南最后部分,就晓得神已在主耶稣的十字架上,完全解决了导致羞愧的原因,那原因就是罪。羞愧可以是跟随神的人的问题,也可以是还不认识神的人的问题。无论你处在何景况,如果正面对羞愧这问题,不要再推迟处理你和神的关系。请去到本指南最后面的部分,让神来碰见你。

参考文献

  • Shame from a Biblical Perspective (InterVarsity Christian Fellowship/USA, 2006). Retrieved October 5, 2006.
  • Life Recovery Bible, New Living Translation. According to the Amazon.com blurb, “Designed for both the Christian who is seeking God’s view on recovery and the non–Christian who is seeking God and answers to recovery, the Life Recovery Bible will lead readers to the source of true healing–God himself. The features of this best–selling Bible were brought together by two of today’s leading recovery experts, David Stoop, Ph.D., and Stephen Arterburn, M.Ed.” (http://www.amazon.ca/Life–Recovery–Bible–Nlt–David–Stoop/dp/084233341X). Retrieved October 5, 2006.
  • Bruce Thomas, The Gospel for Shame Cultures: A Paradigm Shift. For further reading in more depth on this area of shame and the gospel, this article appeared in the July 1994 Evangelical Missions Quarterly. (http://www.internetevangelismday.com/shame-cultures.php). Retrieved October 5, 2006.

脚注

1Shame [Definition]. (© Merriam–Webster Online Dictionary, 2006). (http://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shame).
Retrieved October 19, 2006.

所引用的经文取自圣经和合本